-
天然氣真空相變爐
每次運行鍋爐之前檢查鍋爐的煤氣壓力是否正常,長治真空鍋爐,一...
-
LNG氣化站,氣化站
LNG氣化站安全管理,核心內容是要圍繞如何防止天然氣泄漏、消除引...
-
LNG儲罐,液化天然氣儲罐,LNG天然氣儲罐,LNG低溫容器,LNG低溫儲槽
LNG儲罐,隔熱型式采用真空粉末隔熱技術,儲罐內筒及管道材料選用...
-
有壓相變加熱爐-XB
有壓相變加熱爐-XB利用真空相變技術,殼體內壓力變為負壓,使加熱...
-
水套爐
在水套爐的筒體中,裝設了火筒、煙管、油盤管等部件,他們占據了...
LNG儲罐翻滾時間的預測研究
LNG儲罐是LNG接收站中的重要設備之一,在運行操作過程中,須監控儲罐內LNG溫度、密度分布,及時發現LNG分層,避免產生翻滾現象,防止造成LNG儲罐損壞。為此,分析LNG儲罐發生分層及翻滾的機理,以實際運行儲罐的分層數據,探討分層的產生后的發展趨勢及預測產生翻滾的時間,根據預測結果,給出實際運行中儲罐發生分層后的操作建議,。
1分層及翻滾產生原因
1.1分層產生的原因
1.1.1混合不均勻的LNG長時間儲存
不同產地、不同氣源的LNG卸料到同一儲罐,如果沒有混合均勻,由于組分的差別,尤其是氮含量差別較大,長時間儲存后,會產生分層。
針對同一氣源地或混合均勻的LNG,提出液體儲罐內的瑞利數大于2000,則儲罐內液體的自然對流會使儲罐內的分層現象不可能發生。實際運行中的某儲罐靜置31天無外輸,儲罐內的LNG只體現了正常的老化現象,無分層出現。也證明,對于含氮量不高(一般要求1%以下)的同一產地的LNG或不同產地混合均勻的LNG,由于儲罐內的較強的自然對流,即使長時間的儲存也不易發生分層。
2不當的進料方式
LNG儲罐有頂部進料和底部進料兩種卸料方式。若接卸的LNG密度大于儲罐內LNG密度,采用底部進料;或接卸的LNG密度小于儲罐內LNG密度,采用頂部進料,這兩種進料方式都會使LNG無法充分混合,造成分層。
2翻滾形成的機理
儲罐內的LNG形成明顯分層后,儲罐內部的整體的自然對流被,上下兩層對流單獨進行。上部密度輕的LNG由于罐頂和罐壁吸熱,輕組分揮發造成密度不斷增大;下部密度大的LNG吸收罐底和罐壁的熱量,但由于上層LNG靜壓的作用導致熱量無法釋放,溫度逐漸升高,密度不斷減小。
經過一段時間后,上下層密度足夠接近,上下兩層混合,下層過飽和的LNG的能量得以釋放,瞬間產生大量的BOG,形成LNG儲罐翻滾現象。
2分層的發展趨勢及翻滾時間預測
2.1分層界面的確定
儲罐分層后,可以從儲罐管理系統(TMS)中讀出分層界面的高度、上下層LNG的密度及密度差。
2.2儲罐發生翻滾的時間預測
假定儲罐上下兩層LNG在分層界面間無傳質和傳熱過程。
結論與建議
1)對于含氮量不高(一般要求1%以下)的同一產地的LNG或不同產地混合均勻的LNG,由于儲罐內的較強的自然對流,較長時間的儲存也不易發生分層。如果接收站條件允許的情況,盡可能將不同產地的LNG分開儲存。
2)根據預測發生翻滾的時間,若在此時間內,儲罐可外輸,優先選擇外輸罐內LNG來分層;若此時間內無法外輸,立即進行罐內自循環強制混合儲罐內LNG,儲罐內的LNG分層。
3)儲罐進料時,嚴格采用正確的進料方式,避免因不正確的進料方式造成儲罐分層;日常運行時,需密切關注罐壓、溫度及密度梯度;當儲罐出現分層,需立即措施來分層。